
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Wednesday, October 8, 2008
万圣节
万圣节历来都是孩子最关注的节日。从2002年开始,当过一个一个童话世界里的公主:灰姑娘(Cinderella)、贝尔(Belle)、Jasmine,那些漂亮服装一年只穿那么一次,平时就是小朋友来的高潮节目:dress up。
大了一点,又受哈里波特的影响当了好几年巫婆,连回国那年都是。受国内卡通片的影响,曾经想过要当哪吒,不过因为找不到服装而作罢。去年头一次在蒙城过,发现蒙城法裔遵循传统,不但追求服装,更是把前院后院变得神哭鬼泣,配上凄厉的鬼音和迷雾,效果不是一般的吓人,跟美国培养起来的“可爱的万圣节”气氛截然不同,着实让孩子惊悚了一阵子。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尽管去年说了几次我不喜欢这里的万圣节,今年夏天没完,就开始操心自己万圣节的服装。今年迷上了Naruto,不知道哪一集开始有个村落的服装对了胃口,女儿早早就打定主意要当那个村落的忍者,要自己动手做服装,说要买红布来,剪成云状缝到原来做女巫时用的黑色斗篷上就行了。
除了自己乱之外,学校里也开始要布置。据说高年级的三个班(六一、六二/五二和五三)占了三楼一层。他们要把整个三楼装饰起来给“小小孩”过。
女儿班(五三)要做成个坟墓:“是这样的,我们教室是长方形的,”女儿一边比划一边解释,“一进门这边要堆两座山,这边还没想好要放什么,这边要放那个什么吧,哎对了,”女儿压低嗓门凑近我身边神秘地说道,“Patrice还要买烟雾。”
看来我们这几周的话题都要围绕着万圣节过了。
大了一点,又受哈里波特的影响当了好几年巫婆,连回国那年都是。受国内卡通片的影响,曾经想过要当哪吒,不过因为找不到服装而作罢。去年头一次在蒙城过,发现蒙城法裔遵循传统,不但追求服装,更是把前院后院变得神哭鬼泣,配上凄厉的鬼音和迷雾,效果不是一般的吓人,跟美国培养起来的“可爱的万圣节”气氛截然不同,着实让孩子惊悚了一阵子。
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尽管去年说了几次我不喜欢这里的万圣节,今年夏天没完,就开始操心自己万圣节的服装。今年迷上了Naruto,不知道哪一集开始有个村落的服装对了胃口,女儿早早就打定主意要当那个村落的忍者,要自己动手做服装,说要买红布来,剪成云状缝到原来做女巫时用的黑色斗篷上就行了。
除了自己乱之外,学校里也开始要布置。据说高年级的三个班(六一、六二/五二和五三)占了三楼一层。他们要把整个三楼装饰起来给“小小孩”过。
女儿班(五三)要做成个坟墓:“是这样的,我们教室是长方形的,”女儿一边比划一边解释,“一进门这边要堆两座山,这边还没想好要放什么,这边要放那个什么吧,哎对了,”女儿压低嗓门凑近我身边神秘地说道,“Patrice还要买烟雾。”
看来我们这几周的话题都要围绕着万圣节过了。
Monday, October 6, 2008
金钱教育
魁省的私校学费好像很不高,记得去年看过的一份材料,基本上是在2700到3500之间,跟原来上过的英国国际学校两万美元比起来简直是太小菜了,所以在考虑孩子入学时没有什么顾虑。不过好像高兴得有点早了。待看过学校,才知道其他费用林林总总加起来是学费的两倍多,也就是说,私校发生的费用在八千到一万。纯税后收入要花那么多,好像并不比BISS少多少。
学费: 2700 - 3500
餐费: 5/餐,大致1000
书本费: 500X2学期,又是1000
校服: 第一年也在800到1000之间,以后可能一年在三五百吧
旅游: 学校每年会组织学生出游一次,远近不同,费用总在1000-2000左右
赞助费: 一年总在三五百之间
最大的一笔开销应该是音乐课。学生要求选一门乐器,学习这个乐器的费用大约也要在2000了吧
还有芭蕾(现在也没少花),也照1000打吧。还有...中文?还有...其实小数目还没进来呢。
现在彻底感觉到教育就是上层建筑。孩子身上的武艺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只是以前感触没那么深罢了。
学费: 2700 - 3500
餐费: 5/餐,大致1000
书本费: 500X2学期,又是1000
校服: 第一年也在800到1000之间,以后可能一年在三五百吧
旅游: 学校每年会组织学生出游一次,远近不同,费用总在1000-2000左右
赞助费: 一年总在三五百之间
最大的一笔开销应该是音乐课。学生要求选一门乐器,学习这个乐器的费用大约也要在2000了吧
还有芭蕾(现在也没少花),也照1000打吧。还有...中文?还有...其实小数目还没进来呢。
现在彻底感觉到教育就是上层建筑。孩子身上的武艺都是用金钱堆出来的,只是以前感触没那么深罢了。
Sunday, October 5, 2008
又是女校 - Pensionnat St-Nom-de-Marie
离家挺近的一间学校,在蒙大旁边,名气直逼两间排名第一的学校,在女生中尤为出奇。其实今天另有一间混校的学校也是开放日,可是等孩子放学后只够时间去一间。本来是想去那间的,无奈孩子学校里好几个女生都说了要来这间,于是孩子也吵着来,只得放弃了Regina Assumpta。不过今年漏网的学校明年如果想去还来得及,所谓 a good start is half done。看学校我们算是开了个好头。
参观至今已经有点饱和的意思,也看出点窍门来。其实魁省排名只是个参考。前一百名的评分只在一两分之间(如Jean-Eude评分是9.9,排九十九名的 Ecole Pierre-Laporte 8.0)。只要是私校,校舍等硬件设施都会很整洁,(至少)显得很新。课程设置大体上基本相同,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
车子转进PSNM就有车离开,泊车就很容易,难得的是居然有人指挥。建筑很古老,全是木地板,蜡打得光亮,保养得不错。整个建筑很大气,空间高阔,不错。
参观课程安排时,有两个穿着黑色西服的小孩手里举着贴满照片的招牌,神神叨叨地问我们有没有见过这些人,立马吸引了锦锦的注意力。原来是表演系弄的噱头,锦锦立马上钩,萌萌一来两人就去追这些所谓的“Criminelles”罪犯,跑得无影无踪。
学生的气质很不错,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女校的感觉,很舒适。顶层还有可以住宿的隔间,有点象火车里的软卧,只是没有门,用一个大帘子隔开了事。一年住宿费用四千包餐,每周则是一百六,但周末都不能住在学校。
除了贵以外,总体来讲是个相当不错的学校。
参观至今已经有点饱和的意思,也看出点窍门来。其实魁省排名只是个参考。前一百名的评分只在一两分之间(如Jean-Eude评分是9.9,排九十九名的 Ecole Pierre-Laporte 8.0)。只要是私校,校舍等硬件设施都会很整洁,(至少)显得很新。课程设置大体上基本相同,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
车子转进PSNM就有车离开,泊车就很容易,难得的是居然有人指挥。建筑很古老,全是木地板,蜡打得光亮,保养得不错。整个建筑很大气,空间高阔,不错。
参观课程安排时,有两个穿着黑色西服的小孩手里举着贴满照片的招牌,神神叨叨地问我们有没有见过这些人,立马吸引了锦锦的注意力。原来是表演系弄的噱头,锦锦立马上钩,萌萌一来两人就去追这些所谓的“Criminelles”罪犯,跑得无影无踪。
学生的气质很不错,好像也没有特别的女校的感觉,很舒适。顶层还有可以住宿的隔间,有点象火车里的软卧,只是没有门,用一个大帘子隔开了事。一年住宿费用四千包餐,每周则是一百六,但周末都不能住在学校。
除了贵以外,总体来讲是个相当不错的学校。
Saturday, October 4, 2008
周末真忙-看过三间学校
如果只是参观学校就不会那么忙,可是要在跳舞、补习班之间穿插参观就有点应接不暇了。举例说今天吧,Marie-de-France和国际中学的参观时间都是上午十点开始,锦锦的芭蕾课一点到两点一刻。Marie-de-France只到下午三点,国际中学到四点,所以就只能上午先去MDF,中午麦当劳,跳舞,国际中学。
怎么说呢,参观了那么多学校,好像都大同小异,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虽然国际中学是公校,可是以其响亮的名声,大概每年的拨款也不会少 - 看起来实在是一相情愿了。一脚踏进国际中学,直觉寒酸。校舍竟然陈旧无比,就算是新刷的油漆也挡不住岁月带来的沧桑,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也不停地提醒人这是久经风雨的建筑。萌萌妈妈戏说佩服这里的学生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学习。
不过这一点都挡不住前来参观人们的热情。下午三点钟了,家长还是坐了满满一礼堂听学校介绍情况。参观也有人带路,不过穿得。。。实在不怎么样。没有校服也罢,居然是紧身大V领毛衣,低腰牛仔裤,戴了个夏威夷式花环以示导游。
没有音乐课(看来所有私校的音乐也都是要另外付账的),重点是科学。嗨,无论硬件条件如何,跻身前十名的公校收人追捧得厉害,据说上年八十个学位,参加考试的学生超过四百人,跟国内考大学的录取比例一样了。于是成了良性循环,难怪排名总在前面呢。
MDF的学生一看就是私校出来的,一脸淡漠高傲,大概时间呆得越长就越是高深淡漠吧。全欧洲式教学,连学制都跟魁省不同,CEGEP省了一年。语言课开得也多,除了西班牙文外还另开意大利和德文。
因为学制小有差别,据说锦锦今年就可以考中学,明年正好是sixieme,相当于secondaire un。如果是真的话那节省的就不是一年而是两年了。考虑让孩子参加考试试试?
怎么说呢,参观了那么多学校,好像都大同小异,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虽然国际中学是公校,可是以其响亮的名声,大概每年的拨款也不会少 - 看起来实在是一相情愿了。一脚踏进国际中学,直觉寒酸。校舍竟然陈旧无比,就算是新刷的油漆也挡不住岁月带来的沧桑,还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也不停地提醒人这是久经风雨的建筑。萌萌妈妈戏说佩服这里的学生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学习。
不过这一点都挡不住前来参观人们的热情。下午三点钟了,家长还是坐了满满一礼堂听学校介绍情况。参观也有人带路,不过穿得。。。实在不怎么样。没有校服也罢,居然是紧身大V领毛衣,低腰牛仔裤,戴了个夏威夷式花环以示导游。
没有音乐课(看来所有私校的音乐也都是要另外付账的),重点是科学。嗨,无论硬件条件如何,跻身前十名的公校收人追捧得厉害,据说上年八十个学位,参加考试的学生超过四百人,跟国内考大学的录取比例一样了。于是成了良性循环,难怪排名总在前面呢。
MDF的学生一看就是私校出来的,一脸淡漠高傲,大概时间呆得越长就越是高深淡漠吧。全欧洲式教学,连学制都跟魁省不同,CEGEP省了一年。语言课开得也多,除了西班牙文外还另开意大利和德文。
因为学制小有差别,据说锦锦今年就可以考中学,明年正好是sixieme,相当于secondaire un。如果是真的话那节省的就不是一年而是两年了。考虑让孩子参加考试试试?
Thursday, October 2, 2008
排名第一的学校 - Jean-de-Brebeouf


虽然不考虑,但好奇心很强,就拉着有男孩的朋友借机去参观。锦锦却不管那么多,虽然不来这里读书,开放日是一定要玩个够的。
进到学校里居然发现有女洗手间着实小吃一惊。原来不知道这间学校不光是中学,还有混校Cegep,从中五开始招女生。不过来参观的女生好像只有我们锦锦适龄,其他一看就知道是陪绑来的(锦锦算是自愿陪绑吧)。
别的学校参观路线是从楼上往楼下走,这里反过来,第一站就是体育馆。门口有个身材魁梧的体育老师慷慨激昂地介绍学校的各个体育项目,旁边的黑板上还有详细的大课介绍。小小的体育馆里用各式道具隔成不同运动的区域,负责学生热情招呼小朋友动手参与。锦锦早就盯上了一个稀奇古怪的运动,拉着周吴越去玩。那道具有点象网球拍加长版,只是拍面是个略窄的渔网型,摸鱼似的兜着球跑。两人玩得特专注,大人在旁边催促了半天才离开。
转过脸又盯上了击剑。这学校的击剑一定不错,好像学生都参加了世锦赛什么的,照片加文字说明挂了一面墙。又一个高大的老师迎上来,让锦锦也去试试。这下孩子来劲了,说什么都要等着玩儿。
因为时间紧迫,只来得及逛图书馆和二楼的科学教室,就九点了。
从学校出来,锦锦的想法成型了:中学上Jean-Eude,至于Cegep呢就到Jean-de-Brebeouf来,因为“我喜欢击剑.”
Wednesday, October 1, 2008
每年都排名第一的学校:Jean-Eude
至少是过去五年吧,Jean-Eude每年都是第一,不服不行。虽然有人说排名不见得是择校最重要的指标,甚至举例有鬼佬置第一名而不顾,却去选择排在一百名以外的学校,因为那所学校的毕业证不仅北美,而且欧洲也承认,高校可选择的范围大。听起来和IB(International Baclaureate)很相似,似乎确有其事。不过仔细想想,学校名列前茅至少说明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好,到时候在北美选个学校就算了,反正北美的好学校不少。欧洲咱不熟,玩玩还可以,孩子真去读书,到时候飞机来飞机去,折腾吧,又得为加航做贡献不说,两个大陆相隔那么远,总不太方便的。再小人一点想,说这话的人是不是有点葡萄心理在里面呢?
因为Jean-Eude的开放日在五月,所以是我们参观的第一所中学。当时心里没一点底儿,比较就更谈不上了。学校的校舍很端庄,其实之前总路过,一直以为要么是教堂,要么是图书馆什么的,真没往学校那边想。
跟所有的漂亮家庭一样,正门只做摆设,即使是开放日大家也还是要从侧门进出。学校的组织做得很好,侧门处放了许多气球,象卖楼一样有气氛。进了门,一群不明身份的学校要人象迎宾小姐一样热情招呼家长。走廊两边贴了箭头指示参观的方向,大家就顺着走吧。
科学(Science,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数学不知算不算)教室有两间,一间是生物和物理,另一间是化学和数学。两间教室是两隔壁,人满为患,热闹非凡。一个女老师手里拿着一把拓扑环,象江湖术士一样翻来绕去,热情招呼小朋友动手试试。四周墙上贴满各种问题,有点象游园会,只是答对了没有奖品而已。教室中间有学生练摊似的,有一个卷着袖子从水里拿什么来着忘了,总之是跟物理什么原理有关的,另外的也差不多,虽然是一身校服一副眼镜满脸书卷气,手法极其娴熟,跟唐人街街头小贩有一比。
女儿在里面撒了欢儿地窜来窜去,一会儿问这个,一会儿问那个,两只眼睛一张嘴明显不够用。最初的兴奋过后,终于还是魔术的吸引力最大,在拓扑圈旁坐下来,研究如何把大圈子从小圈子里套出来。我们在里面辗转了近两个小时孩子才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顺着箭头去其他教室参观。据说Jean-Eude侧重科学和艺术,由此印证了前半段。
很快下半段也得到了印证。一间空旷略大于其他的教室里用课桌围了个圈,里面有四个(还是六个?)学生,分成两组,似乎是抽主题做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他们说得太快,根本听不明白,不过动作相当夸张,手舞足蹈,十分好玩。
似乎所有学校的体育馆都在地下,而且再差的小学都有间像模像样的体育馆,所以好像没什么稀奇,就算有间宽敞的健身房也不在话下。不过学校的艺术气息再次给人印象深刻:舞蹈房相当专业,四周都是落地大镜子,里面练功的同学也很有专业味道(跟花的银子成正比。除了正常体育课外,音乐舞蹈和体育竞技项目是另外收费的)。
学校最出彩的(至少对我来说)是占了整个五楼(?)的图书馆。据说藏书三万册(还是三十万?记不得了)。为了难为一下图书馆员,故意问她有没有中文书,果然把她给问楞了,想了一想才说以后会考虑。
这间学校大概是华人追捧最凶的了。接待的学生中华人不少,参观的更多,大有前仆后继的架势。最让人自豪的是有一年学生名录的封面居然是个胖乎乎的华人男生照片。翻翻介绍,才知道原来他是学生会主席,真是让人与有荣焉。没想到后来居然认识了本人。九头鸟,老豆出来前是个总,出来后语言不好没法找像样的工作,就开了间杂货店,一干八年,只在儿子Cegep(算是大学预科,在UCC,据说是北美最好的预科)毕业时歇了一天连夜赶到多伦多去参加毕业典礼,异常强悍。不过见到小九头鸟温文憨厚,实在跟老豆和学生会主席的强悍完全不同,如果不是扮猪吃老虎,就是具有双子座的个性 - 啊,说远了,就此打住。
参观的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整个夏天,孩子在补习班(实在不能算夏令营)跟别的孩子就没少谈Jean-Eude。到现在孩子要上这间学校的想法还没改,开放日达到了目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