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2, 2009

魁省枫糖节

虽然今年冬天比去年好过很多,还是少不得在室内闷着。所以气温刚一转暖,就有人忍不住跳出来想到室外走走。而这时节,又正好是采集枫糖浆的季节。

既然枫树叶上了加拿大国旗,自然少不了枫树糖浆。每次开车去美国,总会在边境免税买些价值不菲的(不大一瓶一般都在10刀左右)枫糖浆回去送人,其实更多时候是因为那些各式漂亮的瓶子。魁省是农业大省,自然少不了枫糖浆。专门有个县就叫做枫糖浆县,离魁北克城很近。每年三、四月的枫糖季节,还发展出枫糖节来,连带着让人品尝魁省独特的欧洲风情。

这次我们去的农场在Rigaud,出岛20来分钟就到了。尽管下了一周的雨,到了复活节星期五,天气好得不得了,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暖风,让人忍不住要到户外呼吸一番新鲜空气。而一到农场,就闻到了大自然的气味:马味...马粪味。果然,一出停车场就看见了两匹高头大马拉着的马车,上面坐满了人。两匹马真是高大,好像骆驼也就是这个个头了。正对着的房子最大,右边的房子写着是商场,左边房前有一堆篝火,临屋搭出个棚子,有一排象新疆烤羊肉的架子,只是里面是冰,把枫糖浆倒上去放凉,然后用个冰棒棍搅裹几下,就成了棒棒糖似的东东,专门供人品尝。一路走过去,除了小朋友人手一棍外,不乏大人边走边舔。另一个奇景则是每棵树腰上都挂了个铁皮小箱子,锦锦老练地说“那是收集树浆用的”。果然,掀起盖子,就看见一个小小的导管正往铁皮箱里滴水呢。

正门进去,不少人在排队。这家农场很有名,叫Sucre de la montagne,山里的糖。小小的门厅里有一个巨大的老式壁炉,侧上方还有一张完整的熊皮,貌似是真的,非常夺人眼球。柜台边的小门通往一个巨大的餐厅,木制长条桌凳就像公社集体食堂一般坐得满满当当的。虽然人声鼎沸,还是不会错过那些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譬如一个满面白胡子的老头,穿上红衣服十足就是个圣诞老人;再比如,身穿欧洲农庄长裙的胖酒吧女侍者,或是黑衣缠花腰带的男侍者在昏暗的灯光下穿梭,加上人声掩盖不住的煤气灯的嘶嘶声,恍若置身于郝思嘉的舞厅。

不过我们没有马上跳进大食堂,因为马车两点到四点停开。虽然只有短短的几步路,那么大个的马怎么也得过过瘾。坐过马车后,大约是肚子饿了,闻着面包香味就进了面包房,才发现是跟旁边的房子是通着的。走进去,是一个大壁炉接着个巨型大澡盆,上面白雾缭绕,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香。里面两人穿着藏青色工作服的男人很高兴有那么多人来参观,大概看我们是东方人面孔,非要问我们从哪里来,说蒙特利尔还过不了关。知道我们是第一次参观枫糖节,就扯开嗓子介绍枫糖浆的制造过程。

原来采枫树浆的季节只有大约三十天的时间,也就是在一开春的化冻季节。采集来的枫树浆就倒到大澡盆里熬,待熬够一定时间水汽蒸发殆尽达到一定温度后,糖浆就熬成了。之后就倒入带有过滤网的糖浆桶,再行分装成瓶。最让人吃惊的是,需要四十桶树浆才能熬出一桶糖浆来,难怪枫糖浆价格不菲。

再回到大厅,居然还又再等了一会儿才得进去。闻着大厅里的香味,恨不得从嗓子眼里伸出只小手来抓住那缕香气才好。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坐下,

据马车夫说,这家农场是当地最大的雇主。